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客中夜坐

袁凯 袁凯〔明代〕

落叶萧萧淮水长,故园归路更微茫。
一声新雁三更雨,何处行人不断肠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秋夜落叶萧萧,江潮滚滚,我行进在回归故园的路上,因目迷心乱而前路茫茫。
在这半夜三更的沥沥细雨中,突然听得一声鸿雁啼叫怎么能不叫行路之人断肠流泪呢?

注释
客中:指于京都金陵任职。
萧萧:象声词,这里是草木摇落声。
故园,故乡。
归路:回去的路。
茫茫:无边无际的样子。
新雁:初来的雁。
三更:半夜时分,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。
行人:出门在外的人。断肠,形容极度悲伤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李汉秋主编 . 中国历代名诗名词鉴赏辞典 诗卷:延边人民出版社 ,2001.07:第727页
2、 傅璇琮主编.中华古诗文名篇诵读 宋元明清:三秦出版社,2000.05:第246页

赏析

  这首诗诗前两句写悲凉的秋景,后两句写作者因回家路漫漫而悲伤的感交集,柔肠寸断的心情。这首诗因情会景,复因景生情,进而以景显情,将诗人欲归乡不得,极其凄清冷寂的心境渲染淋漓尽致。

  首句化用杜甫《登高》诗中名句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合二为一。杜诗作于四川夔州,袁诗作于南京,但都在长江边,情境俱切。

  在这句所写的萧瑟景象中,已透出伤感的气氛,接着点出伤感的原因:“故园归路更茫茫”。“更”字比较的基础是前句的“江水长”。长江滔滔数千里,在南京一带,江面辽阔迷茫。而回到故园的道路,比它更为漫长,渺渺不可见。细心的读者马上会发现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这诗大约作于明初的首都南京。当时袁凯以布衣身份被朱元璋召为御史,照说也是一件荣耀的事。可是朱元璋对江南士大夫拖有深刻的忌恨,动辄加以罪名,处以极刑,许多名流冤死刀下,袁凯也屡遭危险。这种提心吊胆、朝不保夕的官宦生活,实在是令人畏惧。袁凯一心想离开这凶险的漩涡,回到家乡华亭(今上海松江)而写下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霍松林主编.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3.05:第1309页

简析

  《客中夜坐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诗的前两句写悲凉的秋景,后两句写诗人因回家路漫漫而百感交集、柔肠寸断的心情。这首诗因情会景,进而以景显情,将诗人欲归乡不得、极其凄清冷寂的心境渲染得淋漓尽致,同时也隐含着世路崎岖、伤心非我一人的沉痛意绪。

袁凯

袁凯

袁凯,生卒年不详,字景文,号海叟,明初诗人,以《白燕》一诗负盛名,人称袁白燕。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,洪武三年(1370)任监察御史,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,伪装疯癫,以病免职回家,终“以寿终”。著有《海叟集》4卷。 320篇诗文  17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游虎丘小记

李流芳 李流芳〔明代〕

  虎丘,中秋游者尤盛。士女倾城而往,笙歌笑语,填山沸林,终夜不绝。遂使丘壑化为酒场,秽杂可恨。

  予初十日到郡,连夜游虎丘,月色甚美,游人尚稀,风亭月榭间,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,亦复不恶。然终不若山空人静,独往会心。

  尝秋夜坐钓月矶,昏黑无往来,时闻风铎,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。

  又今年春中,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。夜半月出无人,相与趺坐石台,不复饮酒,亦不复谈,以静意对之,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。

 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,见虎丘本色耳。友人徐声远诗云:“独有岁寒好,偏宜夜半游。”真知言哉!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游高梁桥记

袁宏道 袁宏道〔明代〕

 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,京师最胜地也。两水夹堤,垂杨十余里,流急而清,鱼之沉水底者,鳞鬣皆见。精蓝棋置,丹楼珠塔,窈窕绿树中。而西山之在几席者,朝夕设色以娱游人。当春盛时,城中士女云集,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,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。

  三月一日,偕王生章甫、僧寂子出游。时柳梢新翠,山色微岚,水与堤平,丝管夹岸。跌坐古根上,茗饮以为酒,浪纹树影以为侑,鱼鸟之飞沉,人物之往来,以为戏具。堤上游人,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、皆相视以为笑,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,喧嚣怒诟,山情水意,了不相属,于乐何有也?少顷,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,呼而下,与之语,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汝人识字

刘元卿 刘元卿〔明代〕

  汝有田舍翁,家资殷盛,而累世不识“之”“乎”。一岁,聘楚士训其子。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。书一画,训曰:“一字。”书二画,训曰:“二字。”书三画,训曰:“三字。”其子辄欣欣然掷笔,归告其父曰:“儿得矣,儿得矣!可无烦先生,重费馆谷也,请谢去。”喜从之,具币谢遣楚士。逾时,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,令子晨起治状。久之不成。父趣之。其子恚曰:“天下姓字多矣,奈何姓万?自晨起至今,才完五百画也。”初机士偶一解,而即訑訑自矜有得。殆类是已。(选自《贤弈篇·应谐录》)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